廣州新華學院(院校代碼: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是舉辦高校中山大學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的精神,與出資方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的院校。2021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并更名為廣州新華學院。2021年5月,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學校獲批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經廣東省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2年12月,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
學校于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并招生,是一所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截至2023年5月,現有廣州校區和東莞校區,占地面積2185畝(含配套用地600畝),面向全國招生,已招收十八屆學生,在校生兩萬余人。學校秉承原母體學校中山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和理念,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服務社會”為導向,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宗旨,著力培養具有優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養、自主創新意識、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操作能力的“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轉設后,學校繼續堅持“學術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開放辦?!鞭k學理念,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努力把廣州新華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校,努力實現“中國需要清華,中國也需要新華”的“新華夢”。
學校廣州校區位于廣州市天河區,風光旖旎的火爐山與省會核心區遙相呼應,得天獨厚的便捷交通和優質資源,助力師生夢想成真;東莞校區位于東莞市麻涌鎮,有麻涌河及華陽湖國家生態濕地公園環繞,自然環境優美,山水相映生輝,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勝地。學校堅持以“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理念開展實驗室建設,不斷完善實驗教學條件,截至2023年5月,建有醫藥、經管、理工、文法和藝術設計五大實驗實訓平臺,共有實驗室205間,總建筑面積超過38000平方米。建有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金融職業技能訓練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護理綜合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財務與會計實驗教學中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實驗室——FABLAB創客實驗室;省級重點培育學科醫學技術實用型教學科研平臺——生物反饋綜合實驗室;省級特色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特色實驗室——西門子助聽器實驗室、博智聽覺聲學實驗室等。近年來,學校搭建起以校園網絡為基礎,各大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托,“iXH信息服務平臺”小程序為重點服務窗口,MOOC薈萃平臺為“互聯網+”課程建設主要門戶的校園信息化建設基本框架,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校還與四百多家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醫院、企業等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實驗、實踐、實訓的基地與平臺。
2005年5月,教育部函復廣東省教育廳,同意中山大學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試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2007年5月,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函告中山大學,東莞市黨政領導班子聯席會議討論同意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在東莞市麻涌鎮選址辦學(即東莞校區)。
2011年底,東莞校區迎接首批2011級3100余名學生入駐新校園,這標志著“1校2區”新格局正式形成。
2020年5月,2013年創辦的教改實驗班——逸仙新華班,以“優生優培、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獲得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2等獎,實現了該類獎項的歷史性突破。12月,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公布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學校6門課程入選“廣東省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
2021年2月,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致函,同意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學校標識碼4144013902;同時撤銷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的建制。5月,學校獲批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并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數據截至2023年6月,具體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