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現有廣州新港校區、廣州琶洲校區和佛山南海校區三個校區,建設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廣告設計與制作等國家級示范專業,化工生物技術、會計、酒店管理、影視動畫、應用英語、會展策劃與管理、軟件技術、廣告設計與制作、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食品營養與檢等國家級骨干專業。
學校積極引領產教融合創新,學校牽頭成立國家級職業教育集團(廣東輕工職業教育集團)、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佛山市“兩高四新”產教聯合體)和多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包括華為、騰訊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內的數千家企業開展合作,共建多個產業學院。學校創新實施“行業一產業一企業一專業一就業”五業聯動的產教融合長效機制,貫徹服務教學與引入企業攻關項目的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實現校企精準對接、產教深度融合和精準育人。學校獲教育部2024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榮獲“產教融合100強”。
學校建有產教科聯合中心、研究院所、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咨詢機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平臺,成立“新質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院”,以多平臺和梯度團隊的聯動機制提升教師科研與技術服務能力。學校下屬有資產公司及其科技子公司,聚焦科技孵化、成果轉化、社會培訓、產業經營助力社會服務能力提升。
學校聚力“造血式”幫扶和“雙百行動”,學校牽頭成立“職業院??鐓^域協同發展共同體”,創新東西職業教育協作“1+6+N”模式,對新疆、西藏、貴州、甘肅等多?。▍^)近30所院校開展對口支援協作。服務“百千萬工程”,推動“人才+科技+文化”幫扶計劃,全面服務平定鎮鄉村振興和惠來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面向化州、德慶兩縣,推動“融合共建+資源共享”式的“雙百行動”,助力區域協調發展。獲“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東西協作教育幫扶工作獲教育部充分肯定。
學校踐行職教出海,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世界推廣“廣輕職教”模式,貢獻中國智慧。建成多個海外分校,在新西蘭、意大利等國家建成十多個國(境)外培訓培養基地,與20多所國外院?;蚱髽I建立了合作關系,跨境建設技能培訓、人才培養、人文交流等國際平臺。學校牽頭成立廣東省“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教育的深度合作。學校是廣東省第一批“嶺南工匠學院”建設單位,榮獲“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中國職業院校世界競爭力50強”、“職業院校國際合作典型院?!?。
學校是全國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中央電教館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1+X”證書試點單位、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全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示范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學校校長培訓基地、全國高職“一校一品”示范單位、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單位、全國社會實踐工作優秀單位、全國健康校園建設單位、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單位、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執行會長單位、廣東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單位。
廣東省輕工業學校
1933年4月,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建立。
1935年3月,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更名為廣東省立第一農工職業學校。
1936年,廣東省立第一農工職業學校更名為廣東省立廣州農工職業學校。
1937年9月,學校被迫遷入順德大良鎮。
1938年10月,學校遷至中山,廣東省立廣州農工職業學校更名為廣東省立云駭廣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43年7月,學校再度遷至連縣西岸鄉及縣城。
1944年9月,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再度遷往西江羅定,學校亦隨之遷至羅定。羅定學宮為學校臨時聯絡處。
1946年1月,學校更名為廣東省立廣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50年1月,廣東省立云駭廣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
1952年9月,廣東全省工業中等學校進行調整,由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興寧高級工業技術學校、湛江工業學校、廣州私立天佑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四校合并為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染織科參與合并組建武漢紡織工業學校,機械科參與合并組建長沙中南機器制造學校,電氣科參與合并組建中南電氣工業學校,水利、土木科參與合并組建珠江水利學校。
1953年春,中南地區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全區性院系調整,把河南鄭州工業學校、湖北武昌工業學校、湖南長沙高級工業學校、常德高級工業學校、萍鄉高級工業學校、江西高級工業學校等化工科和糖業科遷并于該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廣州化學工業學校。
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廣州化學工業學校更名為廣州化學工業學校,由輕工業部直接領導。
1954年1月,廣州化學工業學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廣州化學工業學校。
1955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廣州化學工業學校更名為輕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
1956年6月,輕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更名為食品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
1958年3月,食品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廣東食品工業學校合并組建輕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
1959年10月,輕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輕工業部屬廣州造紙工業學校、輕工業部屬南寧造紙工業學校合并組建廣東省輕工業學校。
廣東輕工業學院
1960年6月,升格為廣東輕工業學院。
1963年1月,劃歸中央輕工業部直接領導。學校掛兩個校牌:廣東輕工業學院、輕工業部廣州輕工業學校。
1969年,中央輕工業部在廣州的五個直屬單位合并(該校及廣東輕工機械廠、廣東輕工設計院機械動力設計部、糖業安裝工程公司、天津安裝二隊)成立廣東輕工業機械廠,學校交由廣東輕工業機械廠管理。
廣東輕工業學校
1973年,學校從廣東輕工業機械廠分離出來,恢復招生,時名廣東輕工業學校。
1975年3月,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與廣東輕工業學校兩個牌子,一套人馬,由廣東省輕工業局領導。
1977年,學校由輕工業部與廣東省輕工業局雙重領導。
1978年,經廣東省批準開始招收糖、造紙專業大學本科生,開始復辦“廣東輕工業學院”。
1980年,恢復“輕工業部廣州輕工業學?!?,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1980年11月,輕工業部重新接管學校,并將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與該校合并,撤消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的牌子,恢復輕工業部廣州輕工業學校校名。
1993年,經廣東省政府批準籌建廣東輕工業高等??茖W校。
1994年8月,國家教委再次批準該校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學校。
1995年2月,輕工業部撤消,中國輕工總會通知學校更名為廣州輕工業學校。
1998年9月1日,學校由國家輕工業局劃轉歸廣東省管理。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3月12日,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并更名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6月,學校接受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
2007年,學校被列為省級示范性院校建設單位。
2008年,學校被列為國家示范性院校建設單位。
2011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財政部組織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驗收。
2012年12月,學校順利通過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驗收。
2016年,學校被列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8年,學校成為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3月,學校成首批“全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示范?!?。
2019年7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12月,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二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學校牽頭成立全國化妝品行業職業教育產教聯盟。
2020年,廣東省輕工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術學校并入學校,成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琶洲校區和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校區南區。7月,經廣東省人社廳批準,學校正式設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博士工作站。
2021年9月30日,通過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組織的現代學徒制第三批試點驗收。
2022年12月,學校獲批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輕工業職業能力評價直屬基地,入選“2022年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典型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
2024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同意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基礎上設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同時撤銷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建制。9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成立大會在廣州舉行。11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與國杰老教授科學技術咨詢開發研究院戰略合作儀式暨廣輕大新質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院啟動儀式在該校南海校區舉行。
2025年4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航天北斗技術學院成立,并與企業和其他學校簽約共建低空經濟示范與培訓基地。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5年5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