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指法
古箏的指法分為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右手的指法有托、抹、挑、勾,分成輪、鎖、疊涓、撮、滾、打圓、雙彈等幾個組合,左手的指法有按音和滑音,按音包括跪、帶起、推出、抓起、同聲,滑音包括撞、喚、進復、退復、分開等。
古箏的左手指法
左手指法分為吟按指法和撥彈指法兩大類,其中以吟按指法最有特色。左手指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左手吟按指法,一類是左手撥彈指法。
左手吟按指法,是古箏最富有特色的指法。古代彈古箏有只用吟按指法不用左手撥彈的。在箏曲中,表現出的細膩、委婉的情趣,與左手技法的巧妙運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左手吟按指法的基本要求,左手在碼子左側弦段上潤飾、美化和改變右手撥弦音的各種指法,稱為左手吟按指法。使用吟按指法時,首先用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自然并攏,手指略有自然彎曲,以手指的頂端觸弦,跟著右手撥弦音進行。
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左手指尖觸弦,中指用力較多,食指(或食名二指)用力次之。
2、左手指尖觸弦部位在碼子左側16-19公分的地方,高音區弦長一些,低音區弦短一些。
3、左手手指略有自然彎曲(是在吟按指法進行時自然形成的)。手指與手背約成110度角。
4、吟按指法一般是隨右手大指的撥弦音移動,偶爾也隨中指按弦。某些和音或和弦音的按揉,則根據需要隨食中二指按弦或每指吟揉一弦。左手隨右手移動的方向,向外側撥時,左手偏向左前方;向內側撥弦時,左手移向靠近身體的方向。
5、吟按指法的用力是肩部順臂自然傳遞到手,不可單純用手或手腕的力量壓弦,也不可單純用指力撥弦,只有在一些個別的技法中,手腕或手指的用力可略多一點。
6、左手吟按的基本“圖式”是以手指和肩部劃一直線,以手和臂成彎弓形,各種指法是以這個彎弓形的擺動或搖動為基礎而進行的。
7、左手大指和小指隨手形自然放置,大指自然置于食指旁,小指置于各指旁,可有自然的分離,不可過翹起或垂下。
古箏的搖指技巧
搖指在搖法上有兩種:扎樁搖(就是以小指為支點,點在前梁右邊,用腕部快速帶動手指的搖法)、懸腕搖(腕部懸起來,以腕為軸心轉動的搖法)真好啊樁搖比較重要,練好了這個懸腕搖自然就容易彈了。所以主要說一下扎樁搖技巧。
簡單地講,搖指和托劈區別在于發力位置,托劈是手指關節,要只是手腕搖動帶動大指的托劈。搖指時,肩部要放松,大臂自然下垂,手型是松松的半握拳狀。小指輕輕點在前梁右邊做支點,大指伸直,食指指尖左側靠在大指指甲的假指甲片上(大指托劈時,假指甲片不能過于晃動)。其他手指放松不要捏緊,也不要僵直上翹,腕部放松稍凹陷,右手腕帶動大指,做左右反復擺動動作。
大指入弦不要太深,以假指甲片尖觸在弦上,要使托劈發出的音量均勻,就應該在劈的時候稍微用點力。
另外,過弦的時候,小指的支點也要隨之移動,還要平常也要多練習下掃搖指法。
聲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